返回主頁

 

 

 

【正法初心】

 

- 智光居士於法華園開示 -  

 

  普觀天下,恒古至今,人在出生之後,便需不停學習。然而無論是學習何種的技能和知識,都必須有恰當的程序和方法受學。就算是當今才高八斗的文豪,或是超凡入聖的智者,都必定曾經歷過其牙牙學語之階段。故只有完善的學習方法,才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中,以消耗最短的精力和時間,令其學問達至最大的收穫。如若把幼稚園直至大學的所有課本全混在一起,然後讓一個只有七歲的孩子自由地去學習,那縱然他是天才中的天才,在無師教授的情況下,恐怕窮畢生之精力,其成就也無法與一個行正規學習途徑的常人所相比。

  學佛者亦復如是,由於佛學之博大精深,由初機至深行約八萬四千多法門,暫且不說經律論的三藏十二部,單說各宗門之教法,也入手不一,其學說也各異。因此,若然憑看書而自學者,無疑是緣木求魚。故此,初學佛法者,必須先腳踏實地而由基礎處徹底做好,正所謂「因正果自正,因圓果亦圓」。能致力在「因」地的修學功夫上,則其成就,自然是可以得到水到渠成之妙應矣。

  故調整〔初心〕,乃修佛入門之第一課。它是所有修持最重要的前行準備。不論是聽聞、學習、誦讀、思維、抄寫、乃至講解經論。或求法、觀行、禮佛、供養等。又或是行各種不同的禪修,又在家中或參加外間之眾法會者。均須具足正確的動機,此方能以各種不同的功德,回向至圓滿成就佛果的福慧資糧。蓋任何修行皆分為前行和正行及結行三部,三者皆清淨方為圓滿。比喻有人作惡業,以極大的嗔噁心(前行),殺死一隻桌面上的蒼蠅(正行),之後對這行為感到心境暢快(結行)。那麼這個殺生的惡業,果報將十分嚴重,原因在結行時的感覺即變成惡增上緣。同樣在各類修行上能先具足為眾生所發的慈悲心(前行)、作一切善巧方便之佈施或無量法門之持行(正行)、複再將功德回向眾生而生法喜(結行),那麼這修行將迅速成就,此乃結行的善增上緣。

  觀現時世間很多初學佛的人,都很容易忽略了發心的重要性。舉個以素食為例來說,若因念〔眾生形相雖有別,生命價值貴等同〕的慈悲心去持素者,這素食除屬善行外,更是未來成就菩提的助緣。但若其素食為的是保持體態纖美、或望藉素食而望帶來幸運、又或因素食而能沽名釣譽者。這類不淨的動機則是污染了素食的本趣,甚至變成為貪嗔癡的養料。故此,終其一生之行持,最多不外是獲得個世間的有漏福報而已。然而更可怕是其三毒的增上緣,將隨之而令福報後反成為墜落之因也。故初心的不正素食者,究竟仍屬於功深利淺而枉用心機矣。以上例子可見調整發願的〔初心〕重要性。

  然而初心者,初次之發心也,尤記昔日隨恩師多年,從首次聞法開始,不論說法、灌頂、同修等,上師均用大量的時間去教授弟子調整初次之發心。只要在坐中有一人為新的弟子,上師必定會從頭再詳細解釋一次。若然連上師教授的第一課也沒學好。那麼在修行上就總是無法著力矣,只有學得個好高鶩遠的態度,更不知把教法融入自心的重要性矣。在正式的傳統佛教傳法上,均以大小乘的發心作調整的準則。蓋小乘發心:為解脫輪回之苦而發心修行和學習佛法。而大乘發心:為救渡一切有情欲成佛道固而修行和學習佛法。故在判別大小乘教法,並不是以修行的法門來區分,而是以動機來分別。

  在準備開始修行時,便應先具足一個正確的發心,此也是一面考證學佛者心量的前行,也可以作為行者們努力調整心識的具體方向,故動機是任何修行的首要導航。動機若與修行不能配合時,那麼將是無法達到理想的行持成果。現世間雖有不少學佛的途徑,包括各類的佛學課程和各樣的書籍及資料,還有不少的高僧大德可作依止。但對於一個動機不正的學佛者來說,那是絕對沒有任何法益可言的。

  各位不妨細心觀察一下,可看出現時佛教界中不少怪現象:很多人都喜歡親近法師,或參加法會及佛學課程講座,但目的並不是如佛陀般去親身體會苦集滅道之實相,或修證那了生脫死之圓滿法門,更莫談會發起佛陀那種種善巧方便的慈悲心去普渡眾生。然而當今之學佛者,有的是為了治病或求福;有的是借佛法來增加自己的學問修養;有的更是受孽障影響而愚昧不智地認為學法就是為求得神通;而有人則是以學佛作為一種日常嗜好來寄託或打發時間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學佛之目的,但整體的來看,這類不淨的求法者與佛陀原有的教法本義,即有著很明顯的分別,他們都是在求「入世間法」啊。

  佛陀在世時,曾教授過不少〔自利利他〕的法門給修行人,但這個〔利〕,並非指在六道輪回內的福報或樂果,反而是指能徹底解脫眾生在六道輪回中無盡痛苦的〔出世間法〕。若動機不正,所求不淨,則如一個不淨的器皿,縱然是佛陀親自把甘露水注入其器皿內,也會因器皿的不淨而污染了甘露水的本質。故此,學佛的人若不想虛廢時日,就須先以調整發心作為修行根本。若根本上立足不穩,無論聽多少佛法,親近多少高僧大德,也無法能植下佛法種子,就像建築于那流石浮沙上的宮殿,無論多麼的華麗廣大,最終亦難以久住。

  詳述三士道發心的〔菩提道次第論〕中提及:「未學發心,先學反省」。即喻發〔初心〕的第一步,就是由深層的反省開始,學習真實地面對自我。客觀地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自己,時刻發問:「為了甚麼學習佛法?」、「期望從佛法得到甚麼?」、「是否願意放下自我的一切,去學習佛法?」等,如在真實反省中沒有不適的感覺,那麼這個人已經十分圓滿了;又或者他根本已經是沒法可救矣。反之若感難受者,倒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,但不要太勉強地去呵責自己,也不需逃避或冷然漠視這種感覺,否則心靈中便會逐漸變得麻木,變成仿如走肉行屍的枯禪矣。

  但每個人的錯對價值觀,皆由無始無明的過去中所薰染積集,要想在剎那間轉變觀念是屬於非理性的。反省並非要與自己過不去,更不是強迫自己去改變現有一切。其實自我的反省,是抱著一種充滿善意的理解與關懷去觀察這個〔自心〕,從而達到清晰的透視出自己〔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想法〕。以上這點是有著十分的重要性。就比喻有人拿起鏡子照向自己,但縱然看見鏡中的倒影是清清楚楚,也不代表自己可變得漂亮動人,反而是看得清楚才使自己的缺點顯露無遺。事物的好壞,每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去判斷。比喻:如有人在鏡子上看著臉上七彩的濃妝豔抹,說不定會認為這是一種很個人喜好的風格,且還想再弄多一點在面上方更美。

  故此,要判斷自我的動機純正與否,就不可用個人之想法去作觀念的準則。又比喻以「樂觀」和「悲觀」這兩種態度來說,世人往往視「樂觀」為積極的人生態度,而視「悲觀」為消極的負面想法。但若問他明天會更好,還是明天會更壞,根本上是沒有人可以知道。由此可見兩種態度皆是一種主觀想法,皆是建立在脫離事實的真相,它們找不到支援的立足點。就如甲乙二人困在一間燃燒著的屋子裡,甲樂觀地想著:不用擔心,說不定下一刻便會有人來救我。人生太多的說不定了,我何需去擔心,只要保持著快樂的心境,今朝有酒今朝醉,則船到橋頭自然直。而乙則悲觀的在想著:唉,這也是命,我做甚麼都沒有用,要來的始終還是要來唷。就算我能跑出了這間屋子,說不定又會給車子所撞死,到時死得更慘,還是燒死算了吧,至少還可以少跑幾步而節省一點力氣,這樣做還比較化算。但是無論甲乙二人怎樣想,屋子在燃燒這個事實,絕不會因為這兩人的不同態度而改變。假如仍然漠視這個眼前的火焰,不論這兩人的心態如何,結果將會是全無分別的。

  我們必須以外在環境的客觀實相,作為立體觀察事物的本末基礎,再配合達觀的心識和了義的方法去取捨或調教本心的智慧。也比喻從鏡子中找出了臉上的塵埃後,再用以正確的方法去洗乾淨,使他回復本來莊嚴的清淨。那麼應該用甚麼法則作為去取捨或調整心識動機的準則呢?記住,我們應要運用〔因明〕去考定正邪和辨別真假。惟可惜的是佛家〔因明學〕非初學者所容易研修,故我取〔因明〕的概念在此簡單說一下。一般用以判別真假的準則可以分為幾種考慮的方法。〔量〕即是計量之意,而〔現量〕就是由感官和物件〔所量〕接觸時所產生的知識。簡單點來說,現量就是無迷亂及不加入思維活動的直接的經驗,但每個凡夫俗子都存在我執,故本質上可說都是迷亂,所以無法以人的主觀經驗,去作調整發心的準則。而〔比量〕者就是在本義推考。但若沒學過因明學的人來說是根本不可行。試看漢地的教法歷代至今,從來各宗教義上的分歧爭辯,有那次是辯得清楚的。還不是各在自說自話,避重就輕地守著自宗見地。辯論兩方如不遵從著嚴格的本義邏輯學理去建立自宗學說,又或以此作破立的依據,則根本上再辯上一百年也沒用,它只會淪為意氣之爭,永遠也不會找出一個真相。〔聖教量〕是指佛陀的一切教法或指諸位 證者的論說。以聖教量去作調整發心的準則,可以說是最圓滿的。

  若然對聖教量的理解智慧不足,那麼就暫時依歸於四種辨別法,此四依即:第一是依法而不依人。第二是依了義經而不依未了義經。第三是依義而不依說。第四是依智而不依識。另外再取而求其次,調發心之準則者,在藏傳佛教中也多數以大小乘的發心或者是以三士道的發心為準則,蓋下士明業果,為人天乘;中士修出離心,為小乘;上士發菩提心,為大乘。倘若以四依條或大小乘發心作為準則,卻止於〔理解〕的部份,則其僅具有面對自我的勇氣及知道了大小乘的後有成就,並不代表把教法融入自心,有時甚至容易執著於經文上或名相上,結果于萬法中兜轉而對修行無半點幫助。就比如知道了自己患病,得到藥方,還欠正式服用藥物,因此未能達到治病的效果。

  故吾于此略談三士道的發心次第:要轉化為正確的發心,必須有一定程式,並不是念一句為利眾生願成佛,即便自封大乘行者。如果沒有真正的覺悟產生,或證得四空(身空、心空、性空、法空)的依義修行成就者,那麼空談利他,無疑是自欺欺人。所以必須通過正思維把教法融入自心。在正式論及實質調心的程式前,先講一下「菩提道次第」的重要觀念。在三士道的修行上,並不存在上士道優於中士道,而中士道勝於下士道的一般判教觀念。即是說並非以逐層否定的態度去大乘破小乘,以小乘破人天乘。反而應完全放下其他教派的判教觀念,運用三士道去建立一種完整的修學體系。

  雖然一直以來,各個宗門的歷代祖師,都會在觀念上很強調是諸法平等,但一落到了法門的實修上,卻往往又無法脫離以自宗破他宗的習慣。無論是甚麼原因也好,由此亦可見「菩提道次第」教法的珍貴殊勝。菩提道次第其中一點殊勝之處在於:以下士道修行去成就中士道,以中士道去成就上士道。所以凡修習菩提道次第者,對佛陀的一切大小乘之教法,應無一捨棄,亦不存在任何矛盾之處。次第之妙處,如機器之齒輪環環相扣,第一輪動,其餘各輪皆動。若有人真能體會此點,方能明白此法得力之處。初學者要調整發心,可能要較長的時間方能見效。但隨著修學的純熟後,教法融入心識,整個三士道的修行,便能成就在彈指之間。

  在開始調整時,行者應先觀察自己的內心,是否具有強烈的貪欲和嗔恨及邪見浮現。如果有的,則須先專注於呼吸一會兒,把意念逐漸轉成無記業,才再去轉化心識,在傳統上會修習一種九節呼吸法和配合一些觀想。這種呼吸或觀想並非有什麼神秘力量,它只不過是借此來轉化心識的方便門。故數息和觀想只有學佛初基者常用。修行人若幻想著這種呼吸法能帶來一些特殊的境界,那麼反會把本來平靜的心引發起貪欲的念頭而弄巧反拙。

  如果心裡能達到較為平靜時,那麼就可以直接開始思維。但要清楚理解思維與幻想的分別。〔思維〕是專注於一個有主題和有目的觀念上,它是有一定的思維路向的,在本質上是完全理性的,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神遊又或是雜亂無章的憶想片斷。而〔幻想〕則與前面所說的剛剛相反,因此如果發現思維的過程,其失去了應有專注力,那麼這種飄忽不定的思維,便會逐漸沉淪入散亂之虛妄而容易顛倒矣。

  不管修學如何純熟,都應該由下士道的發心開始。因為三士道的發心並非三種不同的心量,而是一個整體的思維路線。第一步由思維「人身難得」開始,傳統上是由十圓滿八無暇這十八種人生難得因素去作思考。要知道人的誕生是沒有任何自主性的,每一個人都是不由自主地來到這個世界上,我們根本沒能力去選擇誕生時的性別、家庭和父母、更不能選擇身體或天資的一切。而死亡也一樣沒有徵求過我們同意就突然來臨。由此毫無自主的誕生開始直至死亡之前,我們所擁有的自由可說是甚為有限。或許有人會認為最少心靈應該是自主的,但試想只需要在你頭上拷一下,你昏了過去,那時連思考的能力也會失去。由此可見我們擁有多少的自主性呢?但亦因為如此,我們所能暫時掌握的自由,可說是何等的珍貴。生命雖非絕對的自由,但卻擁有著極大的潛能。只要善於運用,也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。因此若能理解到這點,心中就自然會生起了珍惜的感覺,亦希望能開始好好的運用此生的機會,去作一些有意義的事。當有行者這種感覺生起後,便再轉去作思維無常。

  人身雖然難得,但卻極容易失去,自古至今未見有不死之人。由此可知死亡終必定會來臨,亦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,死亡來臨時我們無法抗拒,亦無法知道死後將轉生何道。世人皆怕談論死亡,認為這是不吉祥之事。但思維「無常」,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修行,可使心識產生有力的覺醒。世人每天都在為未來打算,但我們所渴望的事,未必一定會發生,可是死亡的降臨卻是絕對可以隨時到來的。那麼為何不對這必然要面對的事實作個準備呢?這部份觀修好後,自然會產生一種對生命的反思。

  要知道死亡並不代表著一切的終結,反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。其實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是在順從著一個本能:追求快樂,逃避痛苦。但要想真正達到離苦得樂,我們必須要知道引生苦與樂的原因。從因果法則而言,從善行者,引生極樂果報;從惡行者,引生輪回果報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于此應作猛烈的思維,從而引生決定性的信解。

  以此信解力,觀此生所作過的善業和惡業之多寡,便可知道自己在未來世之轉生會去:天、人、阿修羅之三業道,還是畜生、餓鬼、地獄之三惡道。只要在真實的反省時,每個人都可以發覺自己每天的善行少得可憐,而以貪嗔癡藉由身語意所作的惡業,可以說已經是堆積如山。如果把自己每個念頭記下來,便可以知道善惡業力的比例。這時可以醒覺到自己的未來世中,將墜入三惡道輪回是必然的事。

  到此可轉入「三惡趣」觀,即是逐一去思維地獄及畜生和餓鬼的苦痛。由於我們理解到自己的惡業的積集,自然隨此業力轉生於相應的惡道上,這是不由自主的轉世。而之後的次第是觀察:地獄的刀山油鍋寒熱苦、餓鬼的饑渴無食苦、畜生的相殘互食鞭打負重殺害苦。要觀三惡道苦,並非對自己精神自虐。這樣做其中一個因素,是為了理解每個惡行所帶來的後果,因為對果報的充份瞭解,自然會遏止惡行,而且因果相循是絕對真實的法則,三惡道的痛苦亦是確實不虛的事實。

  觀下三道苦果產生的恐懼感,是正常及必須的。然後再把這恐懼轉化為對「皈依三寶」的信心。要想不墜三惡道,我們必須找尋能夠救渡自己的物件。如患病者需找醫生治療一樣,能夠在六道輪回中救渡眾生的惟有佛法僧三寶。故必需皈依三寶。然皈依三寶,並非說就在天堂登記而地獄除名。而是為了為追隨三寶,先學習業果取捨的義理後實踐修持,知苦斷集而慕滅修道。能夠做到這部份,便是達到了下士道發心的準則。簡單而言就是:萌皈依心,修行業果取捨,以脫離三惡道,即為下士道的發心矣。然而繼能:生出離心,修戒定慧,以願脫離六道輪回,即為中士道的發心矣。若之後再能:發菩提心,修十善或六波羅密,成就佛果以救渡一切眾生。為上士道的發心矣。

  于漢地修學佛法的前賢最接近下士道的典範者,可說是〔袁了凡〕居士矣,世間流布其「了凡四訓」一書亦十分普遍。袁了凡居士一生對佛之〔信〕,明善果之〔解〕,而漸次修學做到諸惡莫作而眾善奉守之〔行〕,結果所願皆成。屬解行並重之士。其一生誦持「准提咒」合乎下士道的修皈依部份。惟惜了凡居士修行得力之處在「行」而不在「願」。故亦為其修行最不足之處,因心戀塵俗,所發之心願亦無非屬塵世之科甲功名利祿子息等事。這樣以利私己的心再行利他之善行,所得不外是世俗的福報。即以下士道而言尚未具足,故只能說接近而已,更無法轉中士的行持矣。若說一切圓滿者,惟有佛陀是也。修學佛法之人重要明辨是非,須知明辨是非者,與心生愛憎是兩回事。前賢所行之諸善者,我們大可以隨喜修學。然而其未善之處,我們亦應該思維清楚,避免犯上其相約之過錯,這樣才可掌握依法不依人的精神。

  有點體會要奉告學佛者:若修學佛法已頗多或受經教數年的人,然而觀其心識中之貪嗔癡慢疑不見減輕者,這肯定他是在修行道上出了問題。蓋因為佛法如同於藥物,而修行如同服藥。無論如何,藥物服進入了身體內,必有反應。如沒有反應的,若不是藥物的不對(非正法),就是服用的方法有問題(不正修)。如行者不能感覺佛法在自己身心上所顯現的療效,這時應立即反思是否有誤修的副作用。又或是心內有著極重的貪嗔癡慢疑習氣,固未能自覺。又或是有極重的業障,障礙了正確的覺受生起。要避免犯上這點,必須要經常以理性的觀照力,反觀自心動念及種種行為習氣,並配合懺悔罪業及廣集資糧的修行,此方能見到修學佛法的受用。

  現時世間的學佛者已變了很多,很多人隨著學佛時間越長,對學習佛法的心反而變得更淡。其好像甚麼都懂了,早已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,吾實在為他們難過,真是學得越久越迷糊。勸請他們作最深心反省修學,可有頓覺茫然之感?修行路上為何總是空費歲月?其實還不是因為最初之發心不正乎?若以貪吝的動機來求法修佛者、希望在修行路上可以取巧者、抱著急功近利之心者,一切之修持均屬白費矣。故行者必須先清楚修學的各個次第,並能修習各個次第的程序,到各次第的覺受生起後,復而再進修各大密乘。而修密乘前,又必須先修滿四伽行,務令懺盡罪障、廣集資糧。一般修過十萬遍者,便得罪障消除的吉祥夢兆連連生起。然後方可去修習四部密法。這樣的行持,快而且穩定,修一點,便能受用一點矣。

  只可惜人總是貪心的,經常想一步登天。以為密宗的法門可以即身成佛,便可以本少利大。灌個頂便以為得到高人傳功故而法力大增,真是斷人慧命。有些人更把密法來當氣功來煉,更完全不知道佛法是甚麼回事。修密法理論上是可以即身成佛,但不見得人人可以達到如此境地。就如世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富翁,但事實上,又有多少人可以一夜致富呢?很多問題其實不用引經據典,或談及甚麼高深義理。凡事返回一個最基礎的層面去討論,可能發覺問題實在簡單得很。只要大家能夠把《菩提道次第》的下士道修好,在〔初心〕方面真能建立起正見,即便能生起大智慧矣。

  談及密宗,心生感慨,最近的十幾年間,很多喇嘛出國傳法,亦有很多中國人去扮上師傳法。以表面上來看好像到處都是上師,有著一種密法大盛的樣子。其實這是一種錯覺,暫且不談論那些真那些假。縱然是真的傳承上師,亦不見得能使多少人學習到金剛乘的精義。很多人會發覺密宗傳法,好像總是在給弟子灌頂。去參加了灌頂,呆一會兒便可以完成了。其實這種觀念大錯特錯。一般的上師可接受結緣,即「隨許灌頂」。但就算是受了「隨許灌頂」,也即是與灌頂的上師成為師徒關係,但未正式認知導師的德行是否具足,一位真正的上師應具十種德行,而最基本亦能持戒,其依止方能受益。但若只靠依止師徒關係而不實修者,根本就不算是清淨,況且也不是正法。

  密續的四部傳法,上師對弟子的要求,是十分的嚴格。現很多人以為摸摸頂就叫灌頂,全不知真正的灌頂是要師徒雙方配合的,並不是只有上師給你灌頂,你甚麼也不懂便算得了灌頂。真的不知現在是甚麼年代,連一些完全不懂密法的漢地佛教團體,辨法會也名為甘露灌頂法會,把別人的頭弄濕了一點,便當是灌頂,這真不知算不算是冒名頂替。要知道修密法的人,本身有很高的要求,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亂來的。很多外行人以為西藏人學佛修行,都是修密宗。這是一種誤解,其實西藏僧侶學習佛法時,往往完全未受過灌頂,日常中只會念誦百字明,要直至完成善知識學位,即佛學博士位,方再進入上密院修習密法。這時可能已過五十歲矣,這並不是我在說笑,有些人甚至終身只是修習顯教法門亦有之。由此可知縱然在西藏亦不是人人可以修習密法。現在外國修習藏傳佛法的,差不多都是修密的,完全沒有根底,能不走火入魔的,已算幸運矣。

  再談談甚麼人才有資格修習密法吧。這裡有個很根本的要求,就是需具足有菩提心的佛子。金剛乘是大乘佛法,必定要具足大乘發心方能受持。即具有把一切眾生盡度至解脫境的責任完全承擔於自己肩上之勇氣。為利益眾生故,行者必須迅速成就佛道,方能救渡無量眾生。所以要修行即身成佛的金剛乘。要能以這樣的動機去發心,方是真正密乘的根器。而發心不是念念四無量心便算,還須確定自己是否真有這樣的心量,是否證得菩提心的覺受,由微分以至全證。若無這樣的發心便修習密法,恐怕未成佛道已先入魔境矣。密乘的「密」,並不是有好東西自己藏起來不給別人好處的「秘密」,而是不想眾生不如法修行而自損。所以今天有這樣的密法大盛,並不是好事。

  其實,是很多僧侶為了在末法時期利益眾生,會結下一點善緣。就像把甘露水灑在放生的動物身上,及對動物誦咒加持,這並不是期望能為對方眼前的利益給予甚麼,或理解這種放生行為的目的。這只是一種是由慈悲所衍生的方便門而已,但其代價,往往是由灌頂者來承受破三昧耶戒而污染教法的業果,所以導致當代很多修行甚高的上師突然地往生。要知一位給予灌頂的上師,亦必須要觀察其弟子是否具足受法條件,若不如法而給灌頂者,則上師亦屬有遺佛法之戒律,若弟子根器不合,則亦屬是難有成就,甚至轉種惡因。所以很多上師給弟子灌頂後,往往會大病一場,很多時更會出現折壽的現象。所以,現代人以這樣的無明態度去學習密乘是很容易弄至自他兩損啊。

  時下世人對密宗的〔雙修相〕佛像產生了很多的誤解,可憾的有些連新進的喇嘛也解說不清,甚至誤傳本義,更坎坷是被邪人或假上師所利用,誘騙妄貪法益快捷方式的無知女性。因此世人對密宗產生了無限恐懼和惴測,于元朝時亦因此而險遭滅教。此誤解若然繼續下去,實謂如同出佛身血無異。其實,密宗的佛尊多存三相:一是寂靜莊嚴相,二是忿怒降服相,三是本尊佛母之雙修相。三相之本義,是為了對應眾生之根器而顯現的攝受方便法門,就單以〔雙身佛相〕的示現,從顯義上來說,是為了修無餘洹盤之行者去體證一念不起,其中包括:不生愛染、不起嗔憎、不入顛倒。而密義上對承願歸來的行者作:中陰往生、遷識破窪、遮貽轉世等法起攝引作用。更有為普渡眾生的勝義說和格義說,而事實上雙身佛不外是以〔所觸為法〕的理念,作悲智雙運或法慧雙修的方便示相罷了。唯本人並不提倡雙身法之修習和傳承,故概略說之,不足處懇請另覓大德賜正。

  今日我將顯密圓通的正法初心要旨,作為向大家言語之相贈,實非對各位昔日功夫之低估或否定,而是為大家再一次編輯過往所學而復語重深長。亦希望各位能在未來修持的前行中,親身去體證這個修行正法的〔初心〕。相信大家必定會感受到一個全新的理念而達顯密圓融。不再是那個知易行難或是行久而淡忘之口頭禪心矣。若然各位能修得這個正法〔初心〕的大圓滿時,即心量達到了:不見對錯,只見因果;不見形相,只見佛性;不見神魔,只見眾生;不見善惡,只見因緣;不見敵友,只見業感;不見得失,只見法喜。則相信各位已望見家鄉矣。若蒙各位他日能舍寶座棄金身,一同去廣度眾生,攝引有緣,並以功德,回向十方三界,普令佛日增輝,同沾法喜,則吾願了矣。

謹願大家

以 入 世 身、 修 出 世 法
上 求 菩 提、 下 化 眾 生
福 慧 雙 收、 顯 密 圓 融


返回目錄

返回首頁

Website designed by 法華園佛教學會

Copyrighted 1998 -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to Dharma Buddhism Association.
Illegal reproduction of any content will be prosecuted. 版權屬本會所有,翻印者會被追究